“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看临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以生态文明引领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场
发布时间:2024-06-27 15:59 来源:临高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
“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看临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 “以生态文明引领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场实录
(2024年5月28日)
中共临高县委宣传部新闻组负责人徐永梅: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看临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以生态文明引领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场。
近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工作目标,以有力有效的扎实举措推动全县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向好,推动生态环境“高品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下午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林明先生,县资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雪强先生,县水务局副局长邱辅寿先生,有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林明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以生态文明引领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临高县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林明: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临高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生态屏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
过去一年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了一份成果满满的亮眼答卷。一是成功召开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经验现场交流会和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二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打赢“翻身仗”,全省分数排名第六;三是禁塑工作评估全省排名第二,网格化管理模式被全省推广;四是全省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评估中全省排名第二;五是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全省排名第4;六是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6项生态环境重要指标全省排名第一。我县各项生态环境指标保持良好态势。空气质量总体保持优良,2023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8.1%,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15.9微克/立方米,臭氧(O3)浓度为124微克/立方米,全部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为近年来空气质量最优一年。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23年1-12月份地表水均值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城镇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文澜江城镇内河水质三类比例为100%,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全县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全力攻坚,心怀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奋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力支撑服务海南自贸港、临高“三区一园”以及“五色”经济发展,现将一年以来工作回顾如下。
一、坚持高位推动,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召开40余次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部署,组织调度50余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会议调度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进展,分管副县长每半月进行调度并现场调研督导。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累计约677人次。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建立“日督察、周调度、月汇报”工作机制,全面压实各级各部门大气管控职责,全年我县共办理涉及大气污染案件371宗,罚款50.64万元。全面推进碧水保卫战,全县11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设完成,县级河湖长巡河96次、镇级河湖长巡河1026次、村级河湖长巡河5680次,完成新划定镇级及以下40个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扎实推动净土保卫战,农膜回收率85.16%,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0.4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2%;立案查处禁塑案件140宗,罚没款19.72万元,销毁不可降解塑料制品1.1751吨;累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屋(亭)152个,实现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屋(亭)配备全覆盖。
三、坚持生态优先,全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建设,完成临高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发布实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实施方案,探索形成“两山”转化路径五大典型案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平方公里,投放5000粒5公分以上贝苗、50000粒2公分贝苗,红树林生态修复31.4亩。
四、强化项目监管,主动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强“三线一单”分区管控,落实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事中事后监管,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取证排污率达100%;完成31家企业排污许可申报质量和执行报告审核;完成36份环评登记备案复核;完成13个项目环境准入套合、11个项目环评审批准入清单。
回望过去一年,临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硕果累累,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年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开启美丽海南新篇章的重要一年,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加强生态监管,深入推进“十四五”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美丽海南、美丽临高建设。
我们还将以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依托东英国际慢城的滨海民宿、农耕劳作、田园旅游等慢生活、慢文化的生态文旅新业态,围绕湿地保护、绿色低碳、美丽海湾、无塑海洋、生物多样性、大气污染防治等内容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集中展现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讲好新时代美丽临高建设的生态故事。
谢谢!
中共临高县委宣传部新闻组负责人徐永梅:
感谢王林明先生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媒体机构。请举手示意。
答记者问
问题一:请问县水务局在生态文明引领临高高质量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临高县水务局副局长邱辅寿: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对我县水务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在此,我代表县水务局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局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
县水务局作为县政府的水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全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重要职责。水务局下设办公室、水资源与城乡水务室、规划建设与河湖管理室、水政水保与农村水利水电室等业务股室,以及多个直属事业单位,形成了一个职能齐全、协作紧密的组织架构。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水务服务。
记者朋友提到的问题关于水务局在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话题。
首先,要明确的是,水务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务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保障水资源安全、维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推动水务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同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水土流失监测与预警工作,制定科学的水土保持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植树造林、封禁治理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
三是加强污水收集与处理。积极推进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等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四是实施雨污分流。注重雨污分流工作的推进,通过新建、改造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离,避免雨水进入污水管网造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五是推广先进技术与设备。积极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我们的努力,我县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清醒地认识到,污水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加强污水治理工作,提高污水治理能力,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水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谢谢!
问题二:请问县资规局是如何从自然资源领域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和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临高县资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雪强:
感谢媒体记者的提问。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局主要从规划编制、土地供应、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积极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编制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从空间底线、空间结构、空间品质三个方面,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指标体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26.47平方千米(占陆域面积的25.12%,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面积7.68%)、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60.89平方千米(占陆域和近岸海域面积的18.29%,占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05%)、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1.26,均与自然资源部已启用的“三区三线”成果保持一致。不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2023年以来组织地块上架“土地超市”36宗,面积共2274亩,完成划拨土地24宗,面积814亩,助推县域经济建设发展。
二是推进土地整治,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理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县落实耕地保护一项强有力措施,增加耕地数量提高我县耕地保有量,同时也提升了耕地质量。2022年新盈镇全域土地整治国家试点项目全省率先开工,全域土地整治结合新盈镇现状实际,将确需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整治来实现规划目的的整理复垦、零星开发、修复治理等区域划定为整治区域,依托全域整治修复历史民采石坑,恢复生态环境。截至目前,13个土整子项目项目基本完工,土整面积43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亩,新增耕地113.4443公顷,提质改造耕地95.9817公顷;和贵村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整治修复了往日“坑坑洼洼”的石坑废弃地,新增耕地数量20.9458公顷;皇桐、东英、南宝等3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1个垦地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2023年也先后开工,2023年临高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进度全省第一;加来、博厚、调楼3个标段社会资本参与补充耕地项目,新增旱改水174.9552公顷;同时深入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复耕工作,2023年以来完成清表复耕3000亩。
三是统筹海域生态空间,强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导公益性海域使用项目用海审批24.1837公顷;深入推进“湾长制”工作,完成临高县海洋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外业调查。完成金牌港船舶修造厂围填海项目、金牌港东港码头改扩建工程项目生态修复工作,增殖放流投放各类品种共324.12万尾,有效恢复县域海洋生物资源。
当前我县生态文明发展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接下来,我局将从自然资源领域要素保障的角度出发,围绕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展以下三点工作:
一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加强耕地占补平衡规范管理,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有提升、产能有保障,足额足量完成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二是持续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推进临高县道辽村围填海项目和头咀村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拟增殖放流投放各类物种共108.2万尾(粒),修复人工岸线100米。三是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依据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加快推进县城区、金牌港开发区等土地供应工作,保障各类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中共临高县委宣传部新闻组负责人徐永梅: 感谢苏雪强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如果各位记者朋友们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情况,发布会结束后请与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联系。再次感谢三位发布人的精彩发布和解答,也感谢记者朋友们的积极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