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发布7项新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17 12:49 来源: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打印

10月16日

由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

(自贸港工委办)

与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

(省新闻办公室)

联合举办的

海南自贸港

第二十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发布会上

发布7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10月16日,海南自贸港第二十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举行。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李昊 摄

这7项案例分别是:

地方医学院校综合改革“海医方案”、湘琼产业园构建区港联动合作发展新模式、冯家湾近海渔业转型升级新模式、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双向衔接体系、以地方立法保障精准高效涉企行政检查、“五会合一”统一战线大群团改革模式、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关口前移。

据中共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介绍,此次发布的7项案例改革成色足、示范意义强、涉及领域广。截至目前,海南自贸港已培育形成21批173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其中82项得到国家层面认可,37项向全国推广。

地方医学院校综合改革“海医方案”案例中,海南医科大学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系统协同、育人为本、产教融合”的现代医科大学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热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高水平医科大学,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等改革经验在省内高等教育领域推广。

湘琼产业园构建区港联动合作发展新模式,是通过完善合资公司组建、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利益分享、地方标准互认等机制,形成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为链主、申亿精密等上下游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突破传统“单向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合资公司“自主造血”与两省利益分享机制,在全国率先联合发布出口二手机维修及再制造相关地方标准,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再制造市场。

冯家湾近海渔业转型升级新模式,率先探索“多层立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统一深海取水与尾水集中处理+生态退养+种业集成”近海渔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全国首创国有设施农用地地上设施所有权登记办法和国有设施农用地出让制度操作细则,系统制定涵盖产业规划、要素保障、农业投融资、水产综合保险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推动近海渔业“上楼养殖”集约化转型。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双向衔接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多个率先——在全国率先出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专项立法、率先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制度体系、率先试点将声环境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通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推动规划编制、用途管控、信息平台建设有效衔接,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各有侧重、共享共用、协同发力”。

以地方立法保障精准高效涉企行政检查,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海南省涉企行政检查条例(试行)》,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将“无事不扰、有需必应”服务理念固化为法规规范,创新行政检查业务改革和数字赋能联动支持机制,通过跨部门综合监管、一张清单管检查、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等有力举措,构建透明监管、风险分析和信用分级分类治理监管机制,依法保障行政检查权威高效公正,为全国涉企行政检查提供“海南经验”。

“五会合一”统一战线大群团改革模式,把具有同质外向属性的海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海南海外联谊会、省台联、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海南欧美同学会(简称“五会”)办事机构合并设置,从机构设置、职责配置和人员力量配备三个方面加强统筹,这一改革举措在全国统一战线领域启动最早、最有力度、最为彻底,在全国省级层面群众团体改革中整合规模居首、领域跨度最广,为全国统一战线群团组织改革探索了新路径。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关口前移,是在全国省级人大中率先通过立法明确部门预算预先审查工作机制,打造横向联通财政等经济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县)—区三级人大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通过场景重构与数字化赋能,动态监督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全过程,实现预算审查监督关口前移,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12月18日

海南自贸港

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海南将用“制度”的迭代升级,持续打好政策优化和服务保障组合拳;

用“集成”的改革路径,深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性、综合性改革;

用“创新”的破题之策,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出更多具有全国示范力、影响力和自贸港辨识度的改革创新成果。

友情链接